独游曹氏园馆因寄伯玉

去年把酒共徘徊,今日寻幽独此来。
竹密似嫌闲客入,梅含应待主人开。
赞谋盛府方投刃,捍患长堤正展才。
早晚得归如旧约,伴君池上倒尊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独游曹氏园馆因寄伯玉》是宋代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游览曹氏园馆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下为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作者简介
  • 个人背景:苏舜钦(公元953年~1034年)字子美,号沧浪翁,北宋绵州盐泉人。他的文学生涯始于仁宗景佑元年,当时以进士身份进入仕途。他早年就展现出不凡的才华,与穆修共同致力于古文和诗歌创作,成为一时文坛的杰出代表。
  • 政治经历:初时由于父亲的关系获得官职,后来逐渐升至大理评事。然而,在范仲淹主持新政期间,苏舜钦因涉及政治风波而受到牵连,最终被罢官。这段经历不仅影响了他的仕途,也深刻地塑造了他之后的艺术风格。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诗歌内容:《独游曹氏园馆因寄伯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曹氏园馆中独行的场景。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竹密似嫌闲客入,梅含应待主人开”,还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旧日友谊的珍视。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表现上呈现出了苏舜钦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情感。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的深情表达,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充满了感情色彩,充分体现了宋诗的特点。
  1. 主题思想
  • 友情颂赞:诗中通过对比去年与今日的不同心情,突出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种对过往时光的缅怀与对未来重逢的期望,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真挚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 自由向往:诗中提到的“赞谋盛府方投刃,捍患长堤正展才”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这不仅是对现实束缚的一种反叛,也是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呼唤。
  1. 文化价值
  • 历史见证:通过《独游曹氏园馆因寄伯玉》,读者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是苏舜钦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文化氛围的一个缩影。
  • 文学传承:作为苏舜钦的经典之作,《独游曹氏园馆因寄伯玉》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影响了后世无数诗人的创作。
  1. 社会影响
  • 文学影响:此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它不仅丰富了宋诗的内容,也为后世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灵感和技巧参考。
  • 情感共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无论是对于友情的怀念,还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都让现代人能够在其中找到共鸣,从而加深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独游曹氏园馆因寄伯玉》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作,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从中领悟到更为深远的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