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下马陵

下马陵头草色春,我一怀古一沾巾。
陵边又有累累冢,应是当年取酒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舜钦并未创作过名为《过下马陵》的文学作品。《过下马陵》是宋代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过下马陵》
  • 下马陵头草色春,
  • 我一怀古一沾巾。
  • 陵边又有累累冢,
  • 应是当年取酒人。
  1. 作者简介:苏舜钦,字子美,号沧浪翁,是北宋时期的文人,他出身于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学者。苏舜钦少有大志,在天圣年间与当时许多杰出的学者交往密切。他在范仲淹的推荐下,曾短暂地担任集贤校理等职务,但由于政治原因遭人诬陷,最终流寓苏州并终老于湖州。

  2. 创作背景:苏舜钦的作品多表现出其豪放的个性,同时也不乏对时事的关注和内心的愤慨。他的诗作往往发愤于歌诗之中,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3. 作品鉴赏: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历史感相结合,通过对下马陵头春草的描述,引出了作者对古代遗迹的缅怀之情。同时,通过对“取酒人”坟墓的描绘,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这种通过自然景物引发历史联想的手法,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4. 文化意义:苏舜钦的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忆,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它反映了一个文人对于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敏感度和责任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文化使命感。

虽然《过下马陵》并非苏舜钦所作,但它确实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舜钦的个人情感和历史观念,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