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和淮上遇便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北宋诗歌的艺术境界
在宋代的文坛,苏舜钦的《和淮上遇便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了时间的界限,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情感表达和独到的艺术风格。
首两联“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开篇即以雄浑的水墨画出了一幅宽广壮美的画卷。诗人用“浩荡”形容淮水之广,用“长风”描绘出顺风送舟的畅快感。这一句中隐含着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也透露出他内心的豪情壮志。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乘风破浪、意气风发的形象。
诗的后两句“清淮天共流,白浪滔滔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将视线投向了浩瀚的海洋,表达了对自由无垠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这一转折不仅增加了诗句的情感深度,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和淮上遇便风》中的“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归舟”、“白浪”等词汇,都极具画面感和动态美,使得整首诗读起来如同一首流动的交响乐,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韵律。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苏舜钦的这种创作手法和思想感情,使他的诗歌具有了不朽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层面,更是一种精神的传达,一种情感的共鸣。《和淮上遇便风》便是这样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诗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