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内九龙宫

昔帝龙骧后,因池大此宫。
萧笳叠终日,旌仗展无穷。
绘塑神灵集,飞潜爪角雄。
阴轩常隐雾,暗堵亦含风。
巨盗来移国,天王遽避戎。
苍黄狩巴蜀,倏忽陷河潼。
阁殿回看远,尘氛久见蒙。
归来故基在,不与往时同。
叠瓦烟间碧,新蕖露下红。
波春荡初月,沙晚发悲鸿。
世变今无复,人愁杳莫终。
树穿瑶甃裂,碑碎玉楼空。
九曲皆遗石,诸王祗断蓬。
兴亡何足问,一一夕阳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南内九龙宫》是宋代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展现了作者对历史遗迹及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昔帝龙骧后,因池大国宫。
    萧笳叠终日,旌仗展无穷。
    绘塑神灵集,飞潜爪角雄。
    阴轩常隐雾,暗堵亦含风。
    巨盗来移国,天王遽避戎。
    苍黄狩巴蜀,倏忽陷河潼。
    阁殿回看远,尘氛久见蒙。
    归来故基在,不与往时同。
    叠瓦烟间碧,新蕖露下红。

  2. 诗歌内容解析

  • 昔日辉煌:“昔帝龙骧后,因池大国宫。” 这里“龙骧”形容皇帝的威严,而“大国宫”则指其宏伟壮丽的宫殿。通过“昔日辉煌”,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敬仰。
  • 音乐与旗帜:“萧笳叠终日,旌仗展无穷。”描绘了宫廷中音乐声不断,旗帜飘扬的景象,反映了宫中的繁华与盛大。
  • 宗教与自然景观:“绘塑神灵集,飞潜爪角雄。”这里提到了宗教仪式的神圣与宏伟,以及自然界中的飞禽走兽,显示出一种和谐共存的景象。
  • 政治变迁:“巨盗来移国,天王遽避戎。”描述了一次重大的政治动荡,皇帝被迫逃离国家,体现了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不稳定。
  • 战争与失落:“苍黄狩巴蜀,倏忽陷河潼。”这些描述可能反映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战役或迁徙,如唐朝末年的巴蜀之战,或是宋朝初年的黄河之役等。
  • 宫殿的变迁:“阁殿回看远,尘氛久见蒙。”诗人在远处回望曾经熟悉的宫殿,但已久被尘埃覆盖,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变迁。
  • 怀旧与重生:“归来故基在,不与往时同。”诗人回到故乡,发现一切都已经改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新生的期待。
  • 自然与人文:“叠瓦烟间碧,新蕖露下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1. 背景介绍
  • 苏舜钦简介: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号沧浪翁,生于绵州盐泉,北宋时期文学家、官员。他年少有大志,曾得到范仲淹的推荐,历任多个要职,但晚年仕途不顺。他的文学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之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和批判精神。
  • 历史时期: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文化繁荣,政治相对清明。然而,这一时期也经历了多次外患和政治斗争,包括辽金的威胁和宋夏边境的战争等。这些事件在苏舜钦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游南内九龙宫》不仅展示了宋代的历史和文化风貌,也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舜钦的创作风格及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