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身去国,犯寒挽孤舟。
亲友祭我去,乃独与子游。
子实饱文义,辞闽入中州。
气劲耻苟合,半岁为我留。
我穷不相弃,同载适宛丘。
在困见人情,此意不可酬。
解携春波上,会合知何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得罪身去国,犯寒挽孤舟。
亲友祭我去,乃独与子游。
子实饱文义,辞闽入中州。
气劲耻苟合,半岁为我留。
我穷不相弃,同载适宛丘。
在困见人情,此意不可酬。
解携春波上,会合知何秋。
《颍川留别王公辅》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深情。
苏舜钦在诗中以“得罪身去国”开头,直陈自己因政治原因被贬离国。紧接着,“犯寒挽孤舟”描绘了诗人在寒冷中努力前行的情景,孤舟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坚韧。亲友的离去让他深感失落,“乃独与子游”表达了他对这位挚友的深厚情感。
诗中还提到了另一位名叫子实的朋友,他饱读诗书,选择辞别闽地,进入中原发展自己的文才。苏舜钦对子实的才华表示赞赏,同时也透露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气劲耻苟合”,意味着他不愿随波逐流、追求虚名。这种坚持真我的态度,反映了诗人高洁的人格。
“我穷不相弃,同载适宛丘”表明即使在困顿之时,他们之间也不会有隔阂。尽管诗人和子实分别,但他们的情感并未因此消减,反而更加深厚。尾句“解携春波上,会合知何秋”寄托了对重逢时的美好愿景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感慨。
《颍川留别王公辅》不仅是一首表达送别之情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于友情、志向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舜钦的文学价值及其深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