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云门运禅师

句溪曲曲剡山重,谁访桑门物外踪。
超世有言皆实际,示人无意在机锋。
平生怀抱佳高遁,壮岁衣冠锁俗容。
每想清蝉心暂寂,秋声萧瑟夜庵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云门运禅师》是北宋诗人颜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颜复个人对佛教文化和禅宗思想理解的表达,也是宋代文化中隐逸生活与精神追求的象征。

从文学角度来看,《寄云门运禅师》展现了颜复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颜复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诗歌中刻画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禅宗意境。首句“句溪曲曲剡山重”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隐喻了禅师隐居之地的幽静与深远。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描绘,颜复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情怀。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寄云门运禅师》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禅宗思想的向往和追求。在宋朝这一文人群体中,禅宗被视为一种能够洗涤心灵、达到精神净化的宗教形式。颜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云门运禅师的敬仰之情,以及通过禅师的教诲实现自我提升和心灵净化的愿望。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隐逸生活方式的高度认同和文化需求。

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颜复通过对禅师生活的描绘,提出了一个关于“实际”与“机锋”的思考。他认为,超越俗世纷扰,寻求内心的真实,是达到高远理想境界的关键。这种思想体现了宋代哲学家们普遍追求的理想状态,即通过内省和修炼达到精神的自由与解放。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颜复运用了精湛的五言律诗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佛教和禅宗的理解与感悟。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严谨的格律诗体,通常要求平仄相合、对仗工整。颜复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律诗的形式,使得整首作品既符合传统规范,又不失灵动与创新。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展示了颜复在诗歌创作上的高度技巧和深厚的功底。

《寄云门运禅师》作为一首七言律诗,不仅体现了颜复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颜复的思想世界和时代特征,从而更好地把握宋代的文化脉络和诗歌艺术的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