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绾双螺。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小来竹马同游客,惯听清歌。今日蹉跎,恼乱工夫晕翠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绾双螺。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小来竹马同游客,惯听清歌。今日蹉跎,恼乱工夫晕翠蛾。
《采桑子·红窗碧玉新名旧》是北宋词人晏几道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展示了晏几道在词坛上的独特风格,也揭示了宋代词人对女性情感与生活细节的细腻描写。下面将围绕此问题展开详细分析:
《采桑子·红窗碧玉新名旧》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宋代词人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人文关怀。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了解宋代的文化氛围,还能够体会到古代文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碧玉:借指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小家女。
双螺:指少女头上的两个螺形髮髻。宋·姜夔《少年游·戏张斗甫》:“双螺未合,双蛾先敛,家在碧雲西。”
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目光,形容其清澈明亮。南唐·李煜《菩萨蛮》词:“眼色暗相鉤,秋波横欲流。”宋·苏轼《百步洪》诗:“佳人未肯回秋波, 幼舆欲语防飞梭。”
小来:从小,年轻时。唐·李颀《杂曲歌辞·缓歌行》:“小来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小来习性懒,晚节慵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