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杭州故宫二首

【其一】
禾黍何人为守阍?落花台殿黯销魂。
朝元阁下归来燕,不见前头鹦鹉言!
【其二】
紫云楼阁燕流霞,今日凄凉佛子家。
残照下山花雾散,万年枝上挂袈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其一】

遍地长满了禾黍,这故宫还有谁在为官家守门?在台殿旧址边,我看到落花飘洒,令我黯然销魂。

那朝元阁下归来的燕子,再也见不到当年檐下学舌的鹦鹉,更别说后妃宫人!

【其二】

当年紫云楼阁的筵席上摆满流霞美酒,昔日的华丽宫殿如今已经变为佛寺,为番僧所住。

夕阳西下,花光雾散,山下那些被称为万年枝的冬青树上,挂满了僧人的袈裟。

介绍

《过杭州故宫二首》是宋末诗人谢翱的组诗作品。这是凭吊南宋故宫之作。第一首诗通过对南宋故宫被毁坏后的荒凉景象的多方面渲染,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故国之思。第二首诗以当年红尘最胜地的一代皇宫与当下成为代表诸法皆空的佛寺相对照,写尽一代兴亡的感慨,也写尽了人事盛衰的悲凉。

注解

杭州故宫:南宋灭亡后,都城杭州宫殿弃用,因称故宫。

禾黍(shǔ):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诗经·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守阍(hūn):看守宫门。阍,宫门。

黯销魂:谓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哀愁。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朝元阁:唐宫中阁名,在陕西省临潼县骊山。玄宗朝,改名降圣阁。此代指宋宫建筑。宋·程大昌《雍录·卷四》:“朝元阁。”自注:“天宝七载,玄元皇帝见于朝元阁,即改名降圣阁。”

前头:当年,以前。《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如今不信和尚,真怕又要犯了前头的旧病呢。”此句化用朱庆馀《宫中词》“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句。

紫云:旧说象征样瑞的云气。

楼阁:泛指杭州故宫。

燕:同“宴”。

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泛指美酒。宋·刘过《沁园春·送王玉良》词:“看飞凫仙子,张帆直上,周郎赤壁,鹦鹉汀洲。”

佛子家:佛寺。佛子,受佛戒者,佛门弟子。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

雾散:喻消失净尽。晋·陆云《盛德颂》:“三秦席卷,项籍灰分,逋虏雾散,遗寇云彻。”

万年枝:即冬青树。

袈裟(jiāshā):梵文的音译。原意为“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人必须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似黑之色,故称。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竺僧度·答杨苕华书》:“且披袈裟,振锡杖,饮清流,咏波若,虽王公之服,八珍之膳,铿锵之声,晔晔之色,不与易也。”

赏析

陈衍《宋诗精华录》评:末句(万年枝上挂袈裟)殆指杨琏真伽等,非指瀛国公(指宋恭帝赵显降元后出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