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观星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
世俗强指摘,一一立名宇。
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
天亦岂有之,无乃遂自谓。
迫观知何如,远想偶有似。
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行观星》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著名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世俗强指摘,一一立名宇。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天亦岂有之,无乃遂自…”
    这是《夜行观星》一诗的全文内容。

  2. 诗人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他的文学成就极高,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皆有突出贡献。在政治态度上,苏轼属于旧党,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他的政治和文学生涯都极具传奇色彩。

  3. 诗作特点:苏轼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感悟,在《夜行观星》中展现了对自然现象的独到理解。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夜空的景象,还通过星星的排列和状态表达了对宇宙奥秘和人类认知的思考。苏轼通过对人们给星宿定名的行为进行评价,表达了一种理性和深刻的思考,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天地自然的独特感悟。同时,苏轼的诗句流露出一种思索中的迷茫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开阔的思维和对天地自然的独特感悟。

《夜行观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文学作品,它不仅记录了苏轼对星空的独特观察和深入思考,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类认知和自然现象之间联系的独特见解。这首作品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