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锦帐重重卷暮霞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是北宋词人秦观的作品。这首词以绮丽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或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伤。下面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又号东城野士,世称“推原先生”。他是北宋著名的词人、散文家,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其词风格独特,善于用词表达情感和艺术美感。他的词作多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各种矛盾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词原文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
    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
    满庭芳草衬残花。

  2. 词中意境

  • 此词描绘了一幅充满宫廷奢华气息的画面。上片写女主人公幽独的处境;下片以抒写相思为主,兼写伤别。全词情景相融,言短意长,含蓄深永。
  • 词中通过锦帐、屏风等华丽之物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而暮霞、红牙等自然景象则展现了时光流转的无奈。这些细节共同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氛围。
  1. 创作背景
  • 此词是秦观在特定历史时期,如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的一种抒情方式。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为秦观这样的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通过诗词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秦观的创作常常带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这可能与其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他的作品中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不仅展示了秦观词作的艺术魅力,还反映了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