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下瑶台,神飞阆苑,自叹尘寰久客。三入成周,望皇居帝宅。荡兰桨、伊阙波涛,曳玉杖、洛阳阡陌。独踌躇、武烈文谟,天垂晚,月生魄。
故人少,别怀多,引壶觞自酌,谁怜衰白。群仙问我,尚低头方册。共云将、东过扶摇,遇鸿蒙、顿超玄默。待功成,翳凤骑麟,把蟠桃摘。
聒龙谣 · 梦下瑶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聒龙谣·梦下瑶台》是汪莘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梦境描绘了一个文人墨客的理想世界,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
《聒龙谣·梦下瑶台》的上阕以“梦下瑶台”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这里的“梦下瑶台”,象征着作者在精神上向往的超然境界。紧接着的“神飞阆苑”则更显得超凡脱俗,阆苑,即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作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这种通过梦境来表达理想与追求的方式,使得整首诗词具有了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深邃的意境。
下阕中的“三入成周”,指的是三次进入周朝的京城,这既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也隐喻着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望皇居帝宅”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的志向,他渴望能够在国家的政治中心,即皇宫中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
“荡兰桨、伊阙波涛”和“曳玉杖、洛阳阡陌”两句,则是对诗人行动的具体描写,通过荡桨和持杖行走的画面,展现了他游历四方、探索未知的豪情壮志。这种对现实与理想的结合,使得整首词作既有丰富的想象,又不失现实基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聒龙谣·梦下瑶台》不仅是一首富有想象力的词作,更是一首充满激情与理想的诗歌。它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对于国家政治的关怀,以及个人价值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