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寄语山阿子

寄语山阿子,何日出幽篁。兰衣蕙带,为我独立万寻冈。头上青天荡荡,足下白云霭霭,和气自悠扬。一阵东风至,灵雨过南塘。
招山鬼,吊河伯,俟东皇。朱宫紫阙,何事宛在水中央。长望龙輈雷驾,凭仗箫钟交鼓,宾日出扶桑。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寄语山阿子》是宋朝诗人汪莘的一首作品。下面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作者背景:汪莘,字天锡,号紫阳先生,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道教学者。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据记载他在宋代有着较高的文化地位和影响力。
  • 创作时期: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不详,只知道它是在宋朝时期的作品。
  1. 作品原文
  • 寄语山阿子,何日出幽篁。兰衣蕙带,为我独立万寻冈。头上青天荡荡,足下白云霭霭,和气自悠扬。
  • 一阵东风至,灵雨过南塘。招山鬼,吊河伯,俟东皇。朱宫紫阙,何事宛在水中央。长望龙輈雷驾,凭仗箫钟交鼓,宾日出扶桑。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
  1. 词作鉴赏
  • 意境描绘:《水调歌头·寄语山阿子》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人物形象塑造,构建了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诗中的“头上青天”、“足下白云”与“兰衣蕙带”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仙境的氛围。
  • 情感表达:通过对山中人物的描写和对话,表达了一种对自由、超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志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汪莘的词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特别是其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词富有音乐美和画面感。
  • 结构布局:此词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山中的人物到自然的描写,再到人与自然的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线,使得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诗中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1. 历史价值
  • 文学价值:作为宋代诗词的代表之一,汪莘的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取向,也为后世研究宋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文化价值:通过对《水调歌头·寄语山阿子》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状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1. 现代影响
  • 现代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诗词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现代出版社经常出版古代诗词集,使得更多的现代人能够接触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 现代应用:除了学术研究外,古代诗词也广泛应用于文艺创作、戏剧表演等领域。许多现代诗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也会引用古典诗词,以此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水调歌头·寄语山阿子》不仅是一首充满美感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文化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与思想,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