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水浮天,人指山为岸。水落寒沙只见山,暗被天偷换。
堂上老诗翁,客至劳相管。风喘西头客自东,目送云中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堂下水浮天,人指山为岸。水落寒沙只见山,暗被天偷换。
堂上老诗翁,客至劳相管。风喘西头客自东,目送云中雁。
《卜算子·堂下水浮天》是宋代王之道的作品。
王之道,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他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其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卜算子·堂下水浮天》原文如下:
堂下水浮天,人指山为岸。水落寒沙只见山,暗被天偷换。
堂上老诗翁,客至劳相管。风喘西头客自东,目送云中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