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寄人觅梅

霜馀好探梅消息,日日溪桥侧。不如君有似梅人,歌里工颦妍笑、两眉春。
疏枝冷蕊风情少,却称衰翁老。从教来作静中邻,冷淡无言无笑、也无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 · 寄人觅梅》的文学赏析

范成大的《虞美人(寄人觅梅)》是一首描绘诗人对友人深切思念及对其性格特质赞美的词作。诗中不仅流露出诗人与友人间的深情厚谊,更通过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

首句“霜余好探梅消息,日日溪桥侧”勾勒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诗人在寒冷的冬日里,依旧不厌其烦地探求梅花的消息,每日都要到溪桥之旁去寻觅,这一行为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正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

接下来的诗句“不如君有似梅人”,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赞扬。他比喻友人如同梅花一般,有着坚韧不拔的品质,能在困境中绽放出美丽。这样的比喻既突出了友人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疏枝冷蕊风情少,却称衰翁老。”此句描绘了梅花虽冷艳却不失风韵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一种独特的风采和魅力。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自信和豁达。

结尾部分,“从教来作静中邻,冷淡无言无笑、也无颦。”诗人将自己比作梅花,以宁静的姿态存在于这寂静之中,既不言语,也不笑闹,保持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这不仅是诗人自身生活哲学的体现,也是他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虞美人 · 寄人觅梅》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这首诗作是对友情、自然和生命态度的深刻反思与表达,是宋代诗词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