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浸秋天风皱浪。缥缈仙舟,只似秋天上。和露采莲愁一饷,看花却是啼妆样。
折得莲茎丝未放。莲断丝牵,特地成惆怅。归棹莫随花荡漾,江头有个人相望。
蝶恋花 · 水浸秋天风皱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水浸秋天风皱浪》的文学价值
《蝶恋花·水浸秋天风皱浪》是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我。作为北宋时期的一首古诗词,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水浸秋天风皱浪”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秋高气爽、水波荡漾的画面。紧接着的“缥缈仙舟”一句,更增添了几分仙境般的神秘与美丽。诗中的“和露采莲”、“折得莲茎丝未放”,描绘出一幅辛勤劳作却又不失闲情逸致的景象,让人不禁对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好奇。
诗的后半部“莲断丝牵,特地成惆怅”却透露出了一丝忧愁,这种忧愁来源于生活的艰辛或是情感的纠葛。而“归棹莫随花荡漾”,则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豁达和超脱,即使面对生活的挫折,也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最后两句“江头有个人想望”,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期待。这不仅仅是对于远方某人的思念,更可能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风貌,感受到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民族的记忆。
注解
秋天:秋日的天空。
皱:吹起。
缥缈:随水浮流。
一饷:片刻。
啼妆:古代一种妆饰。东汉时,妇女以粉薄拭目下,有似啼痕,故名。《後汉书·五行志一》:「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
莲:音同怜。
丝:即藕丝,音同思。
放:断。
特地:亦作「特的」,意为忽然。
归棹:指回舟,归舟。棹,划船工具,与桨相倣。
相望,即望我。相,偏义代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