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潭八首

【其一】
平生不作明河篇,一笑童心尚隐然。
后日视今哀后日,同年而语不同年。
莹清川泽玻璃地,浓淡烟云水墨天。
尽向痴人前说梦,何妨句里有婵娟。
【其二】
琼林宴坐赐诗篇,先帝恩光故烨然。
紫陌寻春思是日,红笺通刺戒同年。
浮花浪蕊阳和地,疏影暗香霜雪天。
松柏岁寒吾共子,春风永巷闭连娟。
【其三】
殷勤教我琵琶篇,年友胸中炯炯然。
公瑾风流酹江月,孔明礼乐中兴年。
君臣可谓逢千载,南北须教总一天。
水调歌中休惜别,月明千里共婵娟。
【其四】
我歌乱以归来篇,君笑骑驴孟浩然。
君有风云须得地,我无历日不知年。
君贪觞咏盟泉石,我愿朝廷泰地天。
君去登畿春浩浩,我归受币女娟娟。
【其五】
信笔篇篇又一篇,东坡父子故依然。
凤凰鸣处知何日,龙虎榜中今几年。
残岁寄寒难避地,颠风急雪更无天。
六宫粉黛无颜色,谁道人间少静娟。
【其六】
斗酒从来诗百篇,世间庄语便哗然。
蕙兰得志应无日,稊稗逢时却有年。
何必怨尤难舍我,欲教平治直须天。
生来不被蛾眉误,人谤人间无丽娟。
【其七】
老师当日启灵篇,亲手传承岂偶然。
残月晓风空夜夜,垂杨芳草自年年。
报恩男子那无地,未丧斯文决有天。
月在香潭照心曲,更饶一雨洗娟娟。
【其八】
政须洗耳听新篇,业已扁舟学计然。
洁己庶几堪谏主,力田未必愧逢年。
菑畬之业平心地,金石之交只在天。
舞殿歌台从冷暖,此心如月一婵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香潭八首》为宋代诗人许月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与深刻感悟的结晶。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平生不作明河篇,一笑童心尚隐然。
    后日视今哀后日,同年而语不同年。
    莹清川泽玻璃地,浓淡烟云水墨天。
    尽向痴人前说梦,何妨句里有婵娟。
    琼林宴坐赐诗篇,先帝恩光故烨然。
    紫陌寻春思是日,红蕖照水忆当年。
    政须洗耳听新篇,业已扁舟学计然。
    洁已庶几堪谏主,力田未必愧逢年。
    菑畲之业平心地,金石之交只在天。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2. 诗歌赏析

  • 意象生动:《香潭八首》中的“莹清川泽玻璃地”和“浓淡烟云水墨天”等意象,不仅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更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些意象不仅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 寓意深刻:诗中的“政须洗耳听新篇,业已扁舟学计然”,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示了诗人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 情感真挚: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是真挚而深沉的,无论是对大自然的赞美,还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都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种情感的真挚性,使得整首诗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1. 诗歌创作背景
  • 创作时间与背景:《香潭八首》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时期。《宋史·文苑传序》中提到:“宋兴百年,文物尤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许月卿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1. 文化意义
  • 审美价值:《香潭八首》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以及精湛的表达技巧上。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诗中的审美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 思想内涵:《香潭八首》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思考。这种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香潭八首》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作品,也是一首蕴含深刻思想内涵和丰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社会现实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