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同前)

前岁栽桃,今岁成蹊。更黄鹂、久住相知。微行清露,细履斜晖。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
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衰颜难强,拙语多迟。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香子》是宋代晁补之的诗词作品,以“同前”二字标明其为原题或原意。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2. 诗歌原文
    前岁栽桃,今岁成蹊。更黄鹂、久住相知。微行清露,细履斜晖。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衰颜难强,拙语多迟。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3. 诗意解析:此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超然。《行香子》作为一首词牌名,通常用于抒情写景之作,通过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春日图景。诗句中的“微行清露”“细履斜晖”等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感捕捉能力,也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精神风貌,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4. 赏析:在欣赏《行香子》时,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如何将自然之美融入个人情感之中,创造出一种既清新又深沉的艺术效果。诗中的“何妨到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只要能够保持内心的自由自在,就是一种幸福。“衰颜难强,拙语多迟”,则反映了诗人对衰老无力的无奈与感慨。整体而言,《行香子》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也是一首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诗篇。

《行香子》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篇充满深意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