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慢 · 宴阙倚栏郊外

宴阙倚栏郊外,乍别芳姿,醉登长陌。渐觉联绵离绪,淡薄秋色。宝马频嘶,寒蝉晚、正伤行客。念少年踪迹。风流声价,泪珠偷滴。从前与、酒朋花侣,镇赏画楼瑶席。今夜里、清风明月,水村山驿。往事悠悠似梦,新愁苒苒如织。断肠望极。重逢何处,暮云凝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花慢·宴阙倚栏郊外》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描写了宴饮时的情景,通过宴饮者对美好景物的欣赏,表现其内心的孤寂、凄凉之感。

原文:
宴阕倚栏郊外。见碧草萋萋,落红堆砌。暮霭沉沉楚天阔。恨悠悠、两处离情难寄。空怅望、烟波渺茫风絮,水村山郭。
画楼帘幕卷新晴,玉辇宸游重到。疑怪使君来不来,有黄鹂千百绕芳树。曲江倒影,浣花溪水,尽学宫墙柳。
春去也,夜来也,梦断酒醒何处?

注释译文:
宴饮结束,倚靠在栏杆旁眺望郊外美景。只见碧草萋萋,落红堆积。暮色沉沉,天空辽阔无边。心中满是愁绪,难以表达。只能徒然惆怅遥望远方,烟雾弥漫,渺茫一片,风中飘散着的柳絮,远处的水边村庄与小山。
新雨过后,画楼上的帷幕卷起,阳光明媚。我怀疑皇上是否来了,只见有成群的黄莺儿在繁花似锦的树下盘旋飞舞。那曲江的倒影,浣花溪里的流水,都仿佛在模仿皇宫前的柳树。
春天离去了,夜晚来临了,我的美梦也随之破碎,酒醒之后,我不知身在何处。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宴会结束,倚栏远眺,但见“碧草萋萋,落红堆砌”。下笔便点出“宴阕”二字,说明是在宴会结束后凭栏远眺。此时,夕阳西沉,天色将晚,而作者却依然站在栏外,久久地凝视着眼前的一切,直到暮霭渐浓,天际变得暗淡无光。这两句写景,写得十分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词人在阑外伫立良久。然而,这种静默而又沉重的等待并没有带来什么结果。“恨悠悠”三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接下来,词人笔锋一转,从眼前的景象转向内心的感受。他想象自己身处异地,与所爱之人相隔万里,彼此无法相见,心中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里的“两处”指代的是作者和所爱的人,而“离情难寄”则揭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因分离而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下片开头“空怅望”,意为词人只能在空旷的地方徘徊,眺望远方。接着“烟波渺茫风絮”,描绘了一幅烟波浩渺、风絮飘荡的画面,既富有意境又充满画面感。“水村山郭”,则是指周围的水乡和山间小城。这些景色不仅衬托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还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

结尾三句“春去也,夜来也,梦断酒醒何处”,则是全词的核心所在。它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这三句也呼应了词人之前的“恨悠悠”和“两处离情难寄”等情感,进一步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整首词情感丰富,层次分明,语言优美,堪称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