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来往烟波

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
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湖上》是明代诗人释正岩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在湖上的生活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释正岩,字无垢,号灵虚子或西湖长,浙江杭州人。他在词坛上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而著称,他的词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2. 原文节选
    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得千山响。
  3. 词句解析:“来往烟波”一词描绘词人一生都徜徉在西湖之畔,“轻舟”则展现了词人在湖上乘着小船的情景;“得意高歌”则表现出词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喜悦心情;“唱得千山响”形容词人的歌声响亮,足以传遍整个湖泊。
  4. 主题思想:该词主要表现了词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西湖的细致描绘,词人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 艺术手法:此词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生动和形象性。同时,词人还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6.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文人的作品,《点绛唇·湖上》不仅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其词作中的自然意象和人生感悟,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点绛唇·湖上》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赏析

清·查礼《铜鼓书堂词话》:茂州陈时若大牧最喜歌此调,云武林一老僧所塡《点绛唇》也,忘其名。余闻之,辄录出。往复咏叹,音调超绝。噫,此亦红薑老人之俦匹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