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 伤春时候一凭阑

伤春时候一凭阑。何况别离难。东风只解催人去,也不道、莺老花残。青笺未约,红绡忍泪,无计锁征鞍。
宝钗瑶钿一时闲。此恨苦天慳。如今直恁抛人去,也不念、人瘦衣宽。归来忍见,重楼淡月,依旧五更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丛花·伤春时候一凭阑》是宋词作家程垓创作的一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伤感,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对分离之痛的深刻体验。下面将对《一丛花·伤春时候一凭阑》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程垓,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程垓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有《书舟词》一卷传世。
  1. 原文节选
    伤春时候一凭阑。何况别离难。东风只解催人去,也不道、莺老花残。青笺未约,红绡忍泪,无计锁征鞍。宝钗瑶钿一时闲。此恨苦天悭。如今直恁抛人去,也不念、人瘦衣宽。归来忍见,重楼淡月,依旧五更寒。

  2. 词意解析

  • 伤春时节独自凭栏:词的开头即点出伤春之情,表达了一种孤独感和季节变迁所引起的哀愁。
  • 东风无情催人行:东风象征着时间或自然的力量,这里的“催人去”表明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生命的无常。
  • 莺歌花落空余恨:以春天常见的景色来反衬自己的离愁别绪,表达了对自然界美好景象无法长久留恋的悲哀。
  • 书信未能留情话:暗示了未能留下任何形式的书信或承诺,加深了一种遗憾和失落感。
  • 衣宽人瘦相思苦:反映了离别后身体的变化和内心的痛苦,也体现了对方对自己的思念。
  1. 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能触动读者的心弦。
  • 情景交融:通过春天的景象与离别的场景交织,展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个人情感的交响诗篇。
  • 含蓄深沉:词中的许多意象都带有深厚的内涵,如“东风”、“莺老花残”等,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性。
  1. 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一丛花》的创作背景是北宋末年,当时政治动荡,社会动荡,文人多有忧国忧民之作。程垓的这首词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 文学价值:作为宋词的代表作之一,《一丛花》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宋代词风的重要文献。

《一丛花·伤春时候一凭阑》不仅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词作,它更是承载着宋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