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赋

臣闻明堂者,天子布政之宫也。在国之阳,于巳之方。广大乎天地之象,高明乎日月之章。崇百王之大观,揭三宫之中央。昭壮丽于神州,宣英茂于皇猷。颁金玉之宏度,集人神之丕休。故可祀先王以配上帝,坐天子而朝诸侯者也。粤自苍牙开极,黄灵耀德,巢穴以革,栋宇以植,彻太古之弊,明大壮之则。风雨攸止,宫室斯美。将复崇高乎富贵之位,统和乎天人之理。乃圣大造,明堂肇起。明以清其居,堂以高而视。壁廓焉而四达,殿岿焉而中峙。礼以洁而俭,故表之以茅,教以清而流,故环之以水。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逮夫夏礼秩秩,奉以世室;商祀穆穆,制以重屋。神禹卑宫,阶以一尺之崇;成汤受命,革以三尺之盛。赫赫周堂,制度景彰。七筵兮南北之广,九筵兮西东之长,堂并包于五室,室辨正于五方。左青阳而右总章,面明堂而背北室。耽然太室,俨乎中黄。都徽名之在南,取盛德之向阳。或谓厥堂惟一,厥室惟九,辟阖其三十六户,疏达兮七十二牖。亦规上而天覆,复矩下而坤厚。近郊之宫,广而能受,通天之宇,高而弗偶。八方象其幅员,九陛参其前后。桓桓焉听政之庙,应辰而周彰;趪趪焉承天之柱,列宿而相望。环林兮葱葱,圆海兮泱泱。既方舟而经梁,复素饰其回墙。陈位序以有严,议法象而必臧。示邦域之景铄,期人神之乐康。左有辟雍,天子学宫。坟籍浩以明备,文物森其会同。奉三寿以勖天下之孝,设三乏以劝诸侯之风。右有灵台,庶民子来。若经始于神明,乃占候于昭回。天之道也,惟默默以有象;圣之心也,盖惕惕于无灾。此三雍之大者,故百世以钦哉。若夫约周之礼,禀夏之正,天子升青阳之位,体大德之生,彼相协谋,有司奉行。庆赐必均,历象必明。布农事于准直,习舞德于和平。止伯益之伐木,禁蚩尤之称兵。惟仓廪兮赈天之穷,惟币帛兮礼邦之英。无隐不彰,无潜不亨。蒙荡荡之至仁,浸灏灏之醇精。此明堂之春也,万物为之荣。又若炎以继天,羲以永日。始于仲吕之管,复于清宫之律。天子乃登诸明堂,暨夫太室。命盛乐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堂赋》

《明堂赋》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开元二十二年前后游东都,亲见东都明堂后所作。这篇作品盛赞了明堂的宏大壮丽,写出了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洒脱、气势磅礴著称。这首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明堂比作天地之象、日月之章,展现了它的伟大和崇高。

在诗的开头,李白描绘了明堂的宏伟壮观,让人仿佛看到了这座宫殿的壮丽景象。他用生动的语言,将明堂比作一座巍峨的山岳,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同时,他还通过对明堂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它的美丽和和谐。

在诗的中间部分,李白进一步描绘了明堂的功能和意义。他将明堂比作天子布政的宫室,强调了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还通过描绘明堂内部的建筑布局和陈设,展示了其豪华和精致。

李白在诗的最后,表达了他对明堂的赞美之情。他认为明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宫殿,它不仅代表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还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他还表示,作为一位有志之士,他希望能像明堂一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明堂赋》是一篇充满激情和理想的诗歌。它以明堂为载体,展现了李白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和关怀。这首诗不仅是李白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