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一献以从质,躬百拜而表寅。司仪实相,乐正攸宾。进俎豆之吉蠲,罗簨簴之轮囷。六乐咸在,统美乎列皇,八风相荡,同和乎大钧。下舞上歌,蹈德咏仁。非常之祭,骏及者万国;莫大之孝,蚁怀者兆民。于是神醉其德,人乐而极。太史书于策,大夫颂于国。颂曰:明堂崇之,明王祀之。礼以成之,乐以歌之。光天之下,教以化之,若夫元朔会同,群后对越。穆穆乎舜门之辟,晰晰乎宣燎之发。帝时待旦而久,求衣以先。纡黄组,冠通天,建日月,服乾坤,佩干将,升昆仑。进山岳之圭,当云龙之轩。正圣人之大宝,示天下之有尊。巍巍焉负扆而立,济济焉辨色而入。太常正其等衰,九宾序其名级。中阶之前,三公屹然,应门之外,九采察焉。阼阶之东,诸侯以同。西阶之西,诸伯以齐。门东北面者子之位,门西东上者男之次。东门之外,则有乐浪、蟠木九夷之国,西面而北上。西门之外,则有蒙泛、大秦六戎之属,南上而东向。南门之外,则有朱垠、越裳八蛮之族,唯北是望。北门之外,则有荤粥、幽陵五狄之种,唯东是尚。于是兟兟旅进,锵锵肆觐。向明者盖取诸《离》,观光者受之以《晋》。君臣之位定,礼乐之道振。雅韶以奏,文铎以徇。皆望云而就日,必歌尧而颂舜。上和而下乐,金声而玉润。况乎晨光赫曦,天颜弗违,冕绂兮霞集,玉帛兮川归,盛乎王庭之声明,焕乎天家之光辉。若北辰之会众星,咸粲粲而在共,如太阳之临多露,普湛湛而将晞。莫不君三揖于上,臣载拜于下。行典礼,扬风雅,访隽良,议穷寡,人曷幽而覆盆,贤曷恻而遗野。于以盛名器,于以休宗社。署圣法于圆阙,驰神教于方夏。皇哉耀今昔之荣观,至哉敷亿兆之纯嘏。故曰:揖让而治天下者,明堂之谓也。惜乎三代以还,智者间间。诸儒靡协,议者喋喋。而皆胶其增损,忘礼乐之大本;泥于广狭,废皇王之大业。使朝廷茫然有逾远之叹,惘然有中辍之议。殊不知五帝非沿乐而兴,三王岂袭礼而至。为明堂之道,不必尚其奥;行明堂之义,不必尽其制。适道者与权,忘象者得意。大乐同天地之和,岂匏竹而已矣,大礼同天地之节,岂豆笾之云尔。自汉魏之下,暨隋唐之际,堂或三五之上,道非三五之世。盖不取其厚而取其薄,不得其大而得其细。享配之文,或然未分;政教之烈,斯焉弗闻。是则帝道不施,胡取乎总期?皇德不隆,胡取乎合宫?故夫明堂之设也,天子居之,日慎日思,思之何也?万微存乎消息。慎之何也?兆灵系之安危。繇是惟克念以作圣,思尧舜之齐名。惧巍巍之弗逮,乃孜孜于鸡鸣。唯至平之休代,思阜财于吾民。惧四维之有艰,尚疮痍而百辛。故圣人之宝俭,弗下剥而上侈。思寡费而薄索,民庶几于格耻。惟下武之太宁。亦省躬于干戈。取诸豫于四方,慨风云以长歌。惟知人其古难,思济济乎贤者。盖举一于皋陶,乃连茹于天下。惟好生之至德,思与物而为春。惧幽陋之靡及,常咨命于仁人。惟及人之一德,始若晦而弥彰。故三五之君子,腾茂质而无疆。惟皇极之大范,思天下而与平。惧万物之或差,持我心于诚衡。然后见天下齐于无体,和于无声,厖眉而寿,吾何仁之有;含哺而嬉,吾何力之为。但渊渊绵绵,无反无偏。浸淳泽以咸若,乐鸿化于自然。此明堂之道也,盖无得而称焉。我国家凝粹百灵,荐馨三极,东升烟于岱首,西展琮于汾侧。未正天神之府,以让皇人之德。祖考来格。俟配天之仪;诸侯入朝。思助祭之职。岂上圣之谦而愚臣之惑也。臣请考列辟之明术,塞处士之横议。约其制,复其位,俭不为其陋,奢不为其肆。斟酌乎三五,拟议乎简易。展宗祀之礼,正朝会之义。广明堂之妙道,极真人之能事。以至圣子神孙,亿千万期,登于斯,念于斯,受天之禧,与天下宜而已乎。

《明堂赋 译注》

《明堂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出自《李太白集》。这首诗作在描述明堂建筑的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诗的原文
    昔在天皇,告成岱宗;改元乾封,经始明堂。天工开物,雕以龙文。六乐咸备,昭我列皇。

  2. 逐句释义

  • “昔在天皇”:指古代的天皇,即传说中的黄帝。
  • “告成岱宗”:泰山被视为帝王受命的地方,这里指完成帝业和天命。
  • “改元乾封”:指汉武帝时期的年号“元朔”,表示新朝开始。
  • “经始明堂”:开始建设明堂这一宏伟的建筑。
  • “天工开物”:天意引导万物生长,这里的“开物”指的是自然之秩序。
  • “雕以龙文”:“雕”是雕琢,这里指雕刻有龙形的装饰。
  • “六乐咸备”:六种音乐齐备,体现了礼乐文化的繁荣。
  • “昭我列皇”:展示我大唐的辉煌成就。
  1. 译文与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绘明堂的建设,展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李白在这里不仅仅是在写一个建筑,更是在歌颂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繁荣。每一个句子都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辉煌的时代。

  2. 赏析
    这首诗不仅是对明堂建筑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和政治的体现。通过对天地、自然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也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历史知识。

  3. 结尾部分
    李白通过明堂的建成,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他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在于物质的富饶,更在于人民的道德修养和国家的和谐稳定。这也是他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通过描绘自然和社会来反映人类的情感和理想。

《明堂赋》不仅是一部赞美明堂建筑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文化和政治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