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送王叔济

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画船归去醉歌珠。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烦君为我问西湖。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元干并非宋代作家,而是南宋的词人。他以其卓越的词作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临江仙·送王叔济》是张元干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宋代。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行旅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王叔济归途的祝福和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如下:
    玉立清标消晚暑,
    胸中一段冰壶。
    画船归去醉歌珠。
    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
    秋来乘兴凫趋。
    烦君为我问西湖。
    不知疏影畔,
    许我结茅无。
  • 翻译:
    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
    画船归去醉歌珠。
    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
    秋来乘兴凫趋。
    烦君为我问西湖。
    不知疏影畔,
    许我结茅无。
  1. 赏析与评价
  • 艺术特色:《临江仙·送王叔济》作为一首咏物词,通过对“画船”、“残月”等意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程的喜悦与对西湖美景的向往。词中的“冰壶”比喻友人心性高洁,而“疏影畔”则暗示了西湖边的美好景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愿。
  • 情感表达:词中的情感丰富且真挚,既有对友人归途的祝福,也有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更透露出一种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1. 历史影响与传承
  • 文学价值:张元干以豪放派的词风著称,其词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面貌,也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艺术个性。
  • 文化地位:在中华文化史上,张元干及其作品《临江仙·送王叔济》占据了重要地位。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骚客的喜爱,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张元干的《临江仙·送王叔济》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更是一幅展现宋代文化风貌的珍贵艺术品。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理解和赏析,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与深度,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