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望久人收钓,吟余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好友杨云卿相携游揽野亭时所见所闻的五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僧惠崇:惠崇,一名不详,是当时淮南一带的僧人。
  • 杨云卿:其人身份不明,但有别墅位于淮水之上,与僧惠崇为好友。
  1. 诗歌原文
  • 第一联:“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描述了惠崇频繁造访杨云卿的别墅,两人相伴前往郊野小亭的情景。
  • 第二联:“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河流分割着山冈,春日的暖风吹过,野地里的烧迹已经变成了一片翠绿色。
  • 第三联:“望久人收钓,吟余鹤振翎。”表现了两位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之余,也体验到了渔民的收获和白鹤的飞翔。
  • 第四联:“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使夜色已深,仍不觉得归途遥远,因为朋友的陪伴让夜晚变得温馨而美好。
  1. 诗歌鉴赏
  • 艺术风格:此诗以五律的形式展开,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
  • 主题思想:通过游历野亭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
  • 情感表达:诗歌中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杨云卿与其好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