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望久人收钓,吟余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嘉佑,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望久人收钓,吟余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注释:
-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作者在访问杨云卿的淮水边上的别墅时所作。
-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频繁地到达这个地方与杨云卿相聚的情景。”地近”指的是位置靠近;”频到”说明经常来访;”相携”表示相伴而行,一起前往;”向野亭”表明目的地是野亭。
-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景色中的河流与山岗的美景。”河分”指的是河流分割了山脉;”冈势断”形容山势如同被切断一样;”春入烧痕青”则是说春天来临后,山上的火烧痕迹变成了翠绿色。
- 望久人收钓,吟余鹤振翎。
这句诗描述了作者在观看远处钓鱼的人时所观察到的景象。”望久”意味着长时间地观望;”人收钓”可能是指人们收起渔具准备回家;”吟余”可能指的是吟诵完毕之后的动作;”鹤振翎”描绘了一只鹤振翅飞翔的样子。
-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并不担心夜晚回家的路会晚,反而因为明亮的月光而感到愉悦。”不愁”表示不担忧;”归路晚”暗示了傍晚时分;”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上前汀”可能是说月光照亮了前方的小溪或沙滩,使得景色更加迷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景和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淮水边上的自然环境和与朋友相聚的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友情和自然美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