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近省榜到郡,首承高过,欢慰可量。沉困累年,行业充富,乡曲荣耀,交游喜快,甚休!甚休!春风暄和,奉计即日起居安胜。御试必更在上等。盘桓都下,为况何如。惟顺时珍爱。
【其二】
某去秋因乡人自高密过此,托致手书,不知达否?奉违累岁,无缘一接谈笑,倾仰殊甚。榜中乡人,所识惟吾兄一人,其余岂尽新俊耶!车马必稍留都下,因风,无惜惠问。
与人托庇邻封,每荷存记,特辱荣讯,愧汗可量。即日履兹霜候,起居佳胜。未缘参见,惟日瞻企,尚冀以时珍卫,区区。
与程得胜秘校二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程得胜秘校二书》(又作《与程公辟秘校二书》)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六月写给程公辟的一封回信。这封信的内容涉及文学创作、艺术修养、道德修养等主题,体现了作者对文艺创作的深刻见解和独特风格。
文章开头,欧阳修首先表达了对程公辟的问候和敬意,然后简要介绍了写作背景和原因,即因为程公辟在庆历元年(1041年)被贬谪到岭南,而自己则在京城任职。接着,作者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自己对于文艺创作的理解。他认为,文艺创作应该源于生活,但又超越生活;应该追求真实和自然,但又需要经过精心构思和修饰。同时,他也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品。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运用了许多比喻和修辞手法,如“文如春蚕吐丝”、“诗如山泉出石”等,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典故和引用前人的言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此外,文章中还包含了许多关于艺术修养和道德修养的论述,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以气为主,气以理为根”等,这些论述为后世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与程得胜秘校二书》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散文。它不仅展示了欧阳修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才华和深厚造诣,也反映了他对于文艺创作和道德修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