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 日暮马嘶人去

日暮马嘶人去,船逐清波东注。后夜最高楼,还肯思量人否。无绪,无绪,生怕黄昏疏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如梦令·日暮马嘶人去》是宋代陆氏侍儿美奴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如梦令·日暮马嘶人去》的作者,陆氏侍儿美奴,在宋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陆美奴不仅创作了许多诗词,还被后人传颂为才女的典范。她的词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情和女性的细腻情感,使得后世对她的作品评价甚高。
  2. 原文赏析:词中的“日暮马嘶人去”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时,人马渐行渐远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接着,“船逐清波东注”则通过船只随流而动的画面,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以及人们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后夜最高楼,还有思量人否”一句更显得意境深远,表达了词人在深夜仰望星空时,心中仍存有对某人的深深思念。最后,“无绪。生怕黄昏疏雨”透露出了词人的内心状态,她害怕黄昏时分的细雨会触动内心深处的伤痛,进一步凸显了她对往昔情感的不舍与怀念。
  3. 艺术特色:陆美奴的词作以其精巧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而著称。在《如梦令·日暮马嘶人去》中,美奴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词中的情感波动。这种艺术手法不仅体现了她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之美的审美情趣。

《如梦令·日暮马嘶人去》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更是陆美奴艺术才华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词坛的艺术成就,也能深入体验到古代女性在情感世界里的独特视角和丰富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