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次韵舅氏竺九成试黜

一自梦卢头,应学乘裴蹇。元是都门向上人,大用何嫌晚。
三岁事非遥,三捷功非远。管取微生共此荣,联步云程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算子·次韵舅氏竺九成试黜》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及背景
  • 原文:一自梦卢头,应学乘裴蹇。元是都门向上人,大用何嫌晚。三岁事非遥,三捷功非远。管取微生共此荣,联步云程稳。
  • 作者简介:陈著(约公元1134年—约公元1222年),字子微,号本堂居士,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学者,因此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官场上,他也曾一度担任要职,但晚年却选择了隐居生活。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年间,即公元1131年至1162年期间。陈著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和仕途的看法。诗中“一自梦卢头”意味着从年少时期开始就怀揣着成为有用人才的梦想。而“应学乘裴蹇”,则暗示了尽管出身并非显赫,但他仍然愿意学习并努力提升自己,以期达到人生的巅峰。
  1. 诗歌内容解析
  • 人生抱负:整首诗反映了陈著对于人生价值与成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出身或起点,而在于个人的努力与奋斗。“一自梦卢头,应学乘裴蹇”表明了他从年轻时起就怀有的雄心壮志,以及他对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的渴望。
  • 对现实的反思:诗中的“元是都门向上人,大用何嫌晚”揭示了对现实的深刻洞察。陈著认为,出身并不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关键在于个人是否能够利用自己的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这种思想体现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也展示了他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责任的独特理解。
  • 对未来的展望:结尾部分“管取微生共此荣,联步云程稳”,则是陈著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和荣耀,只要他们能够不断努力,保持正直和进取的心。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肯定,也是对社会进步和和谐的追求。

《卜算子·次韵舅氏竺九成试黜》不仅是一首充满深意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个关于理想、现实和个人成长的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对于人生、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