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发沁园春 · 芍药会上

晓燕传情,午莺喧梦,起来检校芳事。荼褪雪,杨柳吹绵,迤逦麦秋天气。翻阶傍砌。看芍药、新妆娇媚。正凤紫匀染绡裳,猩红轻透罗袂。
昼暖朱阑困倚。是天姿妖娆,不减姚魏。随蜂惹粉,趁蝶栖香,引动少年情味。花浓酒美。人正在、翠红围里。问谁是、第一风流,折花簪向云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花发沁园春·芍药会上”是一篇描写春天、芍药花盛开的诗歌,由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芍药花开时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简介: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风露清”,意指天气清爽,空气清新。这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微风拂面,露珠闪烁,营造出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 “花发”,字面意思是花儿开始绽放。这里的“花发”不仅仅是描述花朵的盛开,更是在强调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美丽。
  • “沁园春”,是这首词的名称。这个词来源于宋代文人苏轼的《沁园春·雪》,原为一首咏梅词,后被纳兰性德借用,以此命名此篇作品,体现了他对古人的尊重以及对文学经典的借鉴。
  • “芍药会上”,指的是春天里芍药花盛开的时节。芍药花以其艳丽的花色和优雅的姿态著称,是春天的代表之一。这里的“会上”意味着这是赏花的最佳时刻,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 “谁与共尊罍”,询问有谁会一起欣赏这样的美景。尊罍在这里指的是酒杯和酒器,象征着友谊和欢聚。这句表达了作者希望与他人共享这份美好的情感。
  • “且尽杯中物”,意即尽情享受杯中美酒。这里的“物”可以理解为物质上的享受,也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愉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当下时光的珍惜。

2. 作品背景及影响

  • 此词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天,当时纳兰性德任扬州推官。他因公务繁忙,未能如愿游赏扬州的园林,于是借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 在艺术成就上,此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纳兰词中的佳作。它的清新脱俗的风格深受后人喜爱,对后世的诗人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在文化价值上,此词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

《花发沁园春·芍药会上》是纳兰性德在春天赏花时的即兴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芍药花开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风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