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媚 · 曾散天花蕊珠宫

曾散天花蕊珠宫,一念堕尘中。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
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垂虹看月,天台采药,更与谁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波媚·曾散天花蕊珠宫》是一首描绘了诗人从天上仙女跌落尘世,经历人生百态的宋代文学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秋波媚·曾散天花蕊珠宫》的作者是陆游。陆游(公元1125年—公元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爱国诗人,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创作广泛涵盖了山水田园、咏怀送别、边塞军旅等多个题材,其中尤以爱国诗最为著名,其词作则以豪迈激昂著称,风格清新俊逸,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

  2. 诗词原文
    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垂虹看月,天台采药,更与谁同。

  3. 诗词解析

  • 铅华洗尽,珠玑不御:描述了作者由天界仙子堕落到凡间,抛弃了华丽的妆容和繁复的珠宝,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清高气质。
  • 道骨仙风:形容作者的气质如同神仙一般超凡脱俗。
  • 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遨游于天地之间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无拘的追求以及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
  • 垂虹看月,天台采药:表达了诗人在月光下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1. 艺术手法
  • 全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志向。
  • 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仙人比作“道骨仙风”,将月亮比作“垂虹”,将药材比作“天台”,这些富有诗意的描述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
  1. 作品背景与意义:《秋波媚·曾散天花蕊珠宫》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陆游生活在南宋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一种抒发,也是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一种反思,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束缚、追求自由人生的渴望。

《秋波媚·曾散天花蕊珠宫》不仅是一首描写仙人堕尘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情感和深刻哲理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陆游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也能从中领悟到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我的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