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媚
译文 秋日的波光媚媚,黄叶在晚风中颤动。 古寺里远远传来钟声。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一绳新雁,四壁残蛩。 微寒不管我孤寂地入睡,剪剪入珠栊。 凉意从楚地竹席升起,梦回山枕,香灺灯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景色和情感体验。诗人通过观察秋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对孤独的感受。 首句“秋波媚”,即秋水波光,用来形容秋夜的波光美丽、柔和而神秘。这里的“秋波”不仅指秋天的景色
【诗句释义】 1. 秋波媚:秋波,指秋天的波光。媚,这里指美景。全诗以“秋波”为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2. 故里归心寄扁舟:故乡,家乡;归心,指思念故乡的心情;扁舟,小船。这里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家乡的心情。 3. 旅舍暂淹留:旅社,旅店;淹留,停留。这里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暂时停留的感受。 4. 寒灯挂壁,破窗鸣纸,一枕乡愁:寒灯,指夜晚寒冷时的灯光;破窗,窗户破损;鸣纸
秋波媚 舟泊斜塘 香稻风生系吟艭。 竹露滴篷窗。 销魂最是,昨宵画阁,今夜烟江。 短亭回首家山隔,何处寄兰茳。 知他也合,慵熏箫局,倦剪银釭。 译文: 香风吹过稻田,系紧了船桨。竹叶上滴下的露水落在篷窗上。昨晚在画阁中欣赏美景,今晚则在烟雾缭绕的江面上度过。短亭前回头望去,家乡的山水隔着很远,不知该寄些什么给故乡的兰花和农具呢?他应该也像我一样,懒得吹箫、懒得剪银灯吧。 注释: - 香稻风生
桐枝百衲合成烟。 空际语香弦。 浅斟低唱,几家玉屑,几字金荃。 小长芦惜渔师去,谁写衍波笺。 荷花招手,重携蕃锦,读向湖船。 注释:百衲(nà)——指许多补丁。烟——烟雾缭绕。 空际——天空之上。 衍波笺——泛指书信。衍,同“延”。 蕃锦——指鲜艳的丝织品,这里借指荷花。 赏析: 这是一首词,词题《砚北花南合璧词》,意思是说这首词是把砚台、书桌和花朵放在一起的。 上片开头两句“桐枝百衲合成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读懂诗的内容,再根据内容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答。 “秋波”句:形容灯影如水波般荡漾。秋波指美人的眼波。媚字有妩媚的意思, 秋波媚就是美人的眼波迷人。 “十四夜”句:写于元宵佳节,诗人观赏了灯会后的感受。看灯是赏灯之意,十四即农历正月十四。 “春寒料峭雨初晴”句:描写了春天里,天气寒冷,刚刚下过春雨之后天放晴的景象。料峭,指料峭的春风。
秋波媚 几丝垂柳趁风斜。 可可着栖鸦。 春愁一片,渐吹渐乱,绝似杨花。 昨宵朱鸟窗西坐,茜月淡银纱。 断烟凄雨,短篷残烛,如此天涯。 注释: 1. 几丝垂柳:形容垂柳的细长和柔弱的样子。 2. 可可着:轻轻地、慢慢地。 3. 春愁一片:春天的忧愁像一片云一样飘荡。 4. 绝似杨花:像杨花一样飘扬。 5. 朱鸟窗:红色的窗户。 6. 茜月:指月亮呈现出红色。 7. 断烟凄雨:形容天气阴沉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秋波媚·夜坐》的全文: 自笑当年费苦吟。陈迹梦难寻。几卷诗篇,几张画稿,几许光阴。 唾壶击碎频搔首,磨灭旧胸襟。而今赢得,千丝眼泪,一个愁心。 注释: - 自笑当年(自怜):自嘲,对自己感到可笑。 - 费苦吟(费思量):花费心思在诗歌创作上。 - 陈迹梦难寻:指往日的往事如同梦中的影子,难以追寻。 - 几卷诗篇(几卷书):指的是他曾经写下的书籍数量。 - 几张画稿
秋波媚·寄内子季则 金铺双掩夜迢迢。无梦到屏绡。一帘疏雨,半窗残叶,禁得魂销。 香残被冷人何在,坚坐总无憀。故乡刀尺,他乡灯火,一样今宵。 注释: 1. 秋波媚:词牌名。 2. 寄内子季则:写给妻子的信。 3. 金铺双掩:用两个金漆的盒子盖上,形容夜晚寂静无声。 4. 无梦到屏绡:没有做梦梦见屏风上的丝绸。 5. 一帘疏雨:一帘外是疏落的雨丝。 6. 半窗残叶:窗外的树叶一半已经凋零。 7.
夏夜的院落里,晚风轻轻地吹过,带来一阵阵秋波的涟漪。蟋蟀在角落里发出哀鸣送走了炎热的夏季,银河高悬,繁星闪烁,夜晚的暑气已经消去,露水清凉。 昨天夜里,几阵芭蕉雨洒落下来,给苔藓上铺上了一层翠绿的衣裳。花香飘进屋内,高窗透出月光,窗户的缝隙中飞出萤火虫。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夏夜的景象,通过对晚风、秋声、河汉、残暑、夜露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夏夜的宁静与美丽。同时,通过“花香入座”
秋波媚 兰汤一掬试轻柔,微雨正新秋。罗衣乍解,绮香初度,欲睡还休。 不留手处明肌雪,欢意十分稠。三分眼底,二分眉上,一半心头。 注释: - 兰汤一掬试轻柔:用兰汤洗去身体的疲惫,体验轻柔的感觉。 - 微雨正新秋:微雨带来了秋天的清新和凉爽。 - 罗衣乍解,绮香初度:解开了华丽的衣服,闻到了新的香气。 - 欲睡还休:既想睡觉又不想睡觉,形容心情复杂。 - 不留手处明肌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