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万顷

猛相思里得君来,正喜欢时却便回。
别路恐无青柳折,到家应有小桃开。
起居五马兼堂上,问信千岩及阿灰。
儿女痴顽夫妇健,漂零何日共尊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万顷》:江南水乡的别离之歌

在江南的水墨画卷中,南宋姜夔以其独特的诗情和深邃的思想,创作了《送李万顷》。这首诗是姜夔对友人离别之情的深情表达,也是他心中江南风光的一种写照。

“猛相思里得君来,政喜欢时却便回。”这两句直接描绘了作者与李万顷相遇的喜悦,以及分别时的不舍。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并不鲜见,但姜夔通过细腻的情感描摹,将这种离别的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

“别路苦无青柳折,至家应有小桃开。”这两句则是对两人离别后生活的想象。青柳折代表着离别的痛苦,而小桃开则预示着重逢的喜悦。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姜夔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送李万顷》成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

在欣赏《送李万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其中的哲学意味。《送李万顷》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段历史的记录,一段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

《送李万顷》不仅是姜夔对友情的赞美,也是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需要像姜夔一样,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诗歌去记录我们的成长和变化。

注解

阿灰:张祎姪张曙,小字阿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