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尝旅居江城时,有丰城耆逸何君诞孚。因予同年,乐安公时,谒于公馆。时曰:“此吾宗居丰城之叔,月湖先哲同叔之五世孙。敬持家谱,敢与一言,以示后人。”余于尚书公忝居,后时系同年。况其来,乃仁人孝子之意,可无一言以应之?
夫何之姓,韩之讹,皆所封唐。叔虞之后,支分派别,一而二,二而十、百、千,及其间分徙、继赘、商旅、游宦之不一,时异地殊,不相去属,遂为异宗。各族之别,然其一本之未所有不同也。按谱:丰城之何,分于崇仁之月湖,始出于唐令之易于。盖易于仕唐,为益昌令时,诏下病民莫甚,于曰:“吾敢爱一身,以病万氏哉!”遂自焚其诏,何之善庆根本于此。
我朝同叔,登名进士,历官刑部尚书,持赠银青光禄大夫。其善庆发于月湖者,盛矣。迨理顺赘于石塘,徐遂徙于荣塘,至诞孚继承儒风,卓然乡邑之长者,其善庆迁延于丰城者,远矣。
然世族不可以无谱,世谱不可以诬妄。是谱之修,真切实确。自易于至同叔凡十世,远者谨书其相承之次。自同叔至诞孚凡五世,近者也备书其昭穆之伦。三世之旁之伯颜分居清江,五世之旁之季良分居乐安,斯时之昭穆不能悉述,惟掇其节要,彼此各书,使互有所考,若然则亲疏不失,恩义自生,仁人孝子之意,流通于其间矣。呜呼!世之名门右族,有失祖宗于三五世之后者,反视内顾,岂不痛哉?今诞孚是举,则上而祖宗之远有所传,下而子孙之方来有所本,谓仁人孝子,庶乎近矣!是为序。
赐进士弟翰林院修撰吉水文天祥书。
何氏初修族谱序
介绍
《何氏初修族谱序》是一篇为何氏家族撰写的家谱撰写序言,旨在追溯家族的渊源、记录族人事迹和传承家族文化。下面将详细介绍这篇序言:
-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何氏初修族谱序》的作者是何吾驺,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被召为内阁首辅,隆武二年(1646年)晋升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等职。
- 历史地位:在明朝时期,何吾驺担任过重要的政治职务,其影响力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分量。
- 序言内容
- 历史背景:序言中提到了何氏宗族的历史变迁,如清康熙末年的六世孙何瀛率子何嗣昌和侄子何嗣元修的家谱。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二世孙何玉续修。
- 文化意义:序言通过追根溯源,让族人们了解自己的家承血脉,明确自身的祖宗渊源流长,从而上可以尊敬祖先,下可以团结族人。
- 序言特点
- 文学性:这篇序言具有一定的文学性,通过描绘家族的历史和成员事迹,展现了何氏宗族的文化积淀和家族荣誉。
- 权威性:由于何吾驺的身份和地位,其撰写的序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
《何氏初修族谱序》不仅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家谱序言,也是研究明朝时期中国宗族文化的珍贵文献。通过对这篇序言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何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家族制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注解
同叔:何异(1129~1209),字同叔,江西省崇仁县巴山镇人。笃实君子,高自标致,有诗名,生平俸入多用于买山、购书,建有“浮石山庄”、“麻姑山房”以藏书。著有《月湖诗集》、《中兴百官题名》50卷、《月湖信笔》3卷。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石城县主簿,历两任调为萍乡知县,有政绩,经丞相周必大推荐,迁国子监、丞。在朝应对时,颇称帝意,升为监察御史,调任右正言。绍熙四年(1193),朝廷大臣对光宗屡屡借口自己有病,长期不探询年老多病的太上皇颇有微辞。何异上疏进谏,劝光宗应前往探视,光宗不予理睬。何异请求外任,调为湖南转运判官,兼管军事。绍熙五年,辰州(今湖南沅陵县)瑶族首领攻打邵阳,何异募兵降服。不久,调为浙西(苏州)提刑。后召回任太常少卿,改任秘书监实录院检讨官,代理礼部侍郎兼管太常寺职。庆元五年(1199)八月,因与韩侂胄意见不合被免职。后起任夔州(今四川奉节)知州兼本路安抚使。夔州地处偏僻,土瘠粮少,他与转运使从外地购粮储积,设立循环通济仓,解决民食。再以 宝谟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开禧二年(1206),任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嘉定元年(1208)奉召回京任刑部侍郎。该年夏季发生旱灾、蝗灾。何异上疏:“缩造楮(纸)币”,“稍宽关市之征”。第二年,代理工部尚书,针对官员年老恋位不去的现象,上疏指出大臣辞官,不能只是官场浮仪,应该树立良好风尚。不久,以宝章阁直学士知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