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二

萧洒桐庐郡,开轩即解颜。劳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二》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一首描绘桐庐风光的诗。这首诗作于他担任杭州知州期间,正值他治理政务之际,通过对桐庐美景的描绘,寄托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范仲淹在这首诗中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江南山水画卷。诗中的“开轩即解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一打开窗户就能感到心情愉悦,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山间的清风带走,心灵得到了净化。诗中提到的“劳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劳生”指的是辛苦的生活,但诗人却感到无比的幸福,因为他每天可以面对青山,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范仲淹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在忙碌的政治生活中,诗人选择在桐庐这个静谧的地方寻找心灵的慰藉。他的这种选择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向往。在物质与精神追求的矛盾冲突中,范仲淹选择了后者,这也是当时士大夫阶层普遍追求的理想境界。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二》不仅展现了范仲淹对自然美的敏感和热爱,还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政治现实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桐庐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表达。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无论是作为文学作品欣赏,还是作为人生哲学的思考,范仲淹的这首诗都充满了深刻的启示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