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坛醮罢晚云开,羽客分飞俗士回。
为报移文不须勒,未曾游处待重来。
留题 仙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题仙观》是五代宋初时期文人徐铉创作的七言绝句,由宋代诗人苏轼所译为七言古诗。以下是对这两部作品的详细介绍:
徐铉与徐锴:徐铉(916—991),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巨匠。他精于文字学和书法,师从李阳冰和秦代《峄山刻石》,以法度严谨著称。徐铉曾奉诏校订《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局限于文字学,还包括篆隶等书学领域。
苏轼与《留题仙都观》: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以其卓越的文学和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轼的作品多反映其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哲学思想,其诗歌、词赋、散文皆能独成一家之言。
诗作赏析:《留题仙观》作为徐铉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诗中“瑶坛醮罢晚云开,羽客分飞俗士回”描绘了道士们完成仪式后的宁静景象,而“为报移文不须勒,未曾游处待重来”则表达了一种期待再访的情感。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
徐铉和苏轼的两首诗词不仅各自展示了他们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通过对比和相互映照,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成为研究五代宋初文化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