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屯田墓壮节亭

西涧当年卜考槃,便于神武挂衣冠。
后生无复知前辈,故老犹能说长官。
三尺荒坟埋玉冷,百年壮节倚天寒。
表章赖有群贤力,谁把生刍奠酒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屯田墓壮节亭》是南宋诗人尤袤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西涧当年卜考槃,便於神武挂衣冠。
    后生无复知前辈,故老犹能说长官。
    三尺荒坟埋玉冷,百年壮节倚天寒。
    表章赖有群贤力,推把生刍奠酒盘。

  2. 诗歌赏析

  • 怀旧与哀思:《刘屯田墓壮节亭》通过诗人对刘屯田的缅怀,传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刘屯田的形象在这首诗中被赋予了高尚的道德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他的一生被视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 社会批判:诗中提到“后生无复知前辈”,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暗示了对年轻一代缺乏责任感和道德观的担忧。这种批判不仅针对个人,也指向整个社会,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 自然与人的关系:诗中的“三尺荒坟埋玉冷,百年壮节倚天寒”描绘了墓地的荒凉和历史的沉重。这种对比强调了自然的无情与人性的脆弱,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体命运的无常。
  • 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最后一句“表章赖有群贤力,推把生刍奠酒盘”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弘扬,才能保持文化的活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1. 历史背景
  • 在宋代,文人士大夫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社会理想。尤袤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中自然融入了许多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文关怀。
  • 尤袤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都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积极参与政治改革的官员。他在任南康太守期间,致力于地方治理和文化发展,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刘屯田墓壮节亭》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反映了尤袤对历史、文化和人性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还能深入探讨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