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松翳苍翠,古寺依寒溪。
小桥度空阔,胜事穷朝隮。
仙人渺何许,昔年此孤栖。
丹成馀此泉,高步凌云梯。
至今浴丹处,精光贯虹霓。
老仙不厌世,寄迹随东西。
当时不相顾,野鹤群凫鸡。
一朝上寥廓,指爪留沙泥。
我生旷劫内,临老归途迷。
犹疑丹在水,清咽分刀圭。
葛溪浴丹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葛溪浴丹泉》是宋代著名诗人方一夔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吸引着读者,更因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而备受推崇。
方一夔在创作《葛溪浴丹泉》时,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面。诗中的杉树、松树掩映于苍翠之中,古老的寺庙依偎于冷清的溪边。一座小桥横跨其间,显得空阔而寂静。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自然胜地,让人联想到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诗中“仙人渺何许,昔年此孤栖”一句,表达了对仙人隐居之地的神秘感。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对超然物外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丹成馀此泉,高步凌云梯”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泉水清澈见底,流经此地后变得更加珍贵。这里的“凌云梯”则象征着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不断向上攀登,最终达到心灵的升华。
诗的最后一句“老仙不厌世,寄迹随东西”,则是对生命态度的深刻表达。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诗人都保持着一颗宽广无垠的心态,即使身处世间,也不忘初心,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葛溪浴丹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哲理的文学作品。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于人生、宇宙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葛溪浴丹泉》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独特见解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