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赤涂高如天,四海黔首纷于蝝。
众蝝望天若无路,区区有意常能宣。
乃知听卑四聪达,万里呻笑如邮传。
朝阳门外登闻鼓,鼓下章飞如急雨。
一声直堕勾陈中,谁言天门严九虎。
江南小吏无技能,鼓间糊口何云补。
仆饥马瘦晓徐行,官曹下马初无营。
解衣小睡须臾散,鼓亦十日无一声。
疑非官家设鼓意,细问乃复知人情。
文昌相公眼如月,坐见万里分毫发。
苍生痛痒吾一身,与汝一家无楚越。
有求径投家丈人,鼓面蛛尘寄萧兀。
亦何道业冠皋夔,民得由之初不知。
平生胸中医国法,尽变黄馘为秀眉。
力进唐虞作元气,酲醲病酒何劳治。
端知听讼破症尔,洞见五藏聊决之。
造化升平唯一笔,弼成尧舜垂衣日。
墨客诗人慕响来,朱草嘉禾时一出。
登闻终日何所闻,但听清风颂声溢。
江南小吏未归山,乞与居山相似闲。
半饥终未免索米,饱饭亦复胜抱关。
鼓稀有声吏窃食,愧此无用毛发斑。
登闻鼓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闻鼓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之一,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时代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
毛滂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九重天宫比作“赤涂高如天”,四海百姓比作“纷纷蝝”,形象地表达了朝廷的高不可攀以及普通民众的无奈与辛酸。《登闻鼓诗》通过这些意象,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现象,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和批判精神。
诗人通过对朝阳门外登闻鼓的描述,巧妙地展现了古代司法系统中的诉讼流程。他以鼓下章飞如急雨的形象,喻指司法程序的迅速和高效,同时也暗示了民间百姓对于公正审理的渴望和无奈,以及他们在司法体系中的边缘地位。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司法公正的向往,也表达了对当时司法系统的深刻反思和批评。
诗中的“江南小吏无技能,鼓间餬口何云补”一句,更是直接触及了当时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困境。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艰辛生活,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改善民生、追求公正社会的强烈愿望。
《登闻鼓诗》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它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追求。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深入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和时代背景,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