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吏未归山,乞与居山相似闲。
半饥终未免索米,饱饭亦复胜抱关。
鼓稀有声吏窃食,愧此无用毛发斑。
诗句
- 江南小吏未归山:描述一个在江南的小官吏尚未回到山林中。这里的“山”可能指的是隐居之地,意味着这位小官还未找到理想的隐逸之所。
- 乞与居山相似闲:表达一种渴望隐居生活的愿望。这里的“乞”表示请求,而“居山相似闲”则说明希望找到一个像山一样安静、远离尘嚣的地方来居住。
- 半饥终未免索米:尽管已经有些许的粮食储备,但仍然避免不了向官府寻求救济。这句话反映了小吏生活的艰辛和对稳定生活的渴望。
- 饱饭亦复胜抱关:虽然吃饱了饭比守关(指看守边境)更有益处,但也表达了对于简单生活的喜爱。这句话可能是在说,虽然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内心还是向往那种更为朴素的生活状态。
- 鼓稀有声吏窃食:描绘了小吏在听到鼓声时的心理状态。这里“窃食”可能是指悄悄地吃东西,而鼓声的出现让他感到惊喜,也暗示了他对这种声音的依赖。
- 愧此无用毛发斑:表达了对自身无用之处的愧疚和自责。这里的“毛发斑”可能是指因为长时间劳作而出现的白发或皱纹,显示出他的辛勤付出和无奈。
译文
江南小吏还未归山,我请求能像他一样享受悠闲的时光。
尽管我已有些食物,但仍然不免向官府求助。
听到鼓声时我会偷偷吃些东西,我对此感到非常惭愧和不安。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个小吏的视角,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矛盾。诗中的“江南小吏”代表了作者自己的身份和境遇,而“未归山”则表达了对逃离世俗的渴望。诗中的“乞与居山相似闲”透露出诗人想要摆脱官场束缚,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同时,“饱饭亦复胜抱关”,这句表明了即使是简单的满足感也是一种幸福,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方式的珍视。
诗中也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自我反省,如“鼓稀有声吏窃食”,“愧此无用毛发斑”等句子,都体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复杂情感,既感到自豪和满足,又感到内疚和自责。整体上,这首五言古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人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鼓稀有声”可能象征着生活中难得的安宁时刻,而“毛发斑”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和劳累的痕迹,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