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得狸躯胁细,苍头抱携香着袂。
丛兰密处曲庇身,狐鼠何疑相睥睨。
定非青丘阿紫家,恐是中台餐柏裔。
太真妃子紫绣囊,一生长伴瑞龙香。
石竹花开浴殿暖,何时馨郁栖珠珰。
只今弭耳空山内,时下山腰出云背。
弄香浅草已袭人,试杂江蓠为君佩。
儿童手摩初不恶,狐狸貌似安能辈。
糟中玉面甘人颐,何食而肥蒸不悔。
东堂老子有香缘,百和烟间回盻睐。
相从真亦得所哉,便呼铜鸭为尔配。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狸”自喻,通过赞美狸的香、美、灵、雅等方面来表现自己对狸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诗人描绘了狸的体貌特征,如“春山得狸躯胁细”等句,形象地勾勒出狸的娇小玲珑之姿。接着,诗人又通过对狸生活习性的描写来展现其独特魅力,如“丛兰密处曲庇身,狐鼠何疑相睥睨。”等句,生动地描绘了狸在兰花丛中悠然自得的悠闲姿态,以及对其他动物不屑一顾的态度。此外,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狸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如“定非青丘阿紫家,恐是中台餐柏裔。”等句,进一步突显了狸的独特地位。

诗人对狸的品德进行了赞颂,如“太真妃子紫绣囊,一生长伴瑞龙香。”等句,将狸比作古代皇家中的宠物,象征着高贵与荣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诗人通过对狸的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狸的灵动与优雅,如“石竹花开浴殿暖,何时馨郁栖珠珰。”等句,不仅生动描绘了狸在石竹花盛开时悠然自得的模样,还寓意着狸生活的舒适与惬意。此外,还暗示了狸的神秘与不可捉摸的特点。

诗人通过对狸的形象描绘及对其生活状态的刻画,表达了对狸的喜爱与赞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狸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品德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狸的美丽、灵性及其独特的魅力。同时,诗人通过对狸的生活状态的刻画,传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与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