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净院避暑呈陆子履学士

九衢车马嚣嚣地,偶过禅房得暂闲。
畏景未移天正午,凉风己到殿中间。
瓜馀玉箸蠲烦肺,冰满银壶照病颜。
向晚斗城趟禁直,恍疑身不在尘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普净院避暑呈陆子履学士

王珪在宋朝任职期间,历经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务,直至担任知开封府。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珪拜参知政事,并进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集贤殿大学士。他的官职和地位显示了他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诗的原文如下:
九衢车马嚣嚣地,偶过禅房得暂閒。
畏景未移天正午,凉风已到殿中间。
瓜余玉箸蠲烦肺,冰满银壶照病颜。
向晚斗城趋禁直,怳疑身不在尘寰。

这首诗通过描绘繁忙的街巷和宁静的禅房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厌倦以及渴望逃离世俗喧嚣的心情。他以清凉的微风和凉爽的天气作为自然之美的象征,与炎热的夏日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还通过对食物的描述,如“瓜余玉箸蠲烦肺”,表达了一种清心寡欲的生活状态。最后通过描述夜晚的场景,传达了一种脱离尘世纷扰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普净院避暑呈陆子履学士》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交融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世界观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风貌及其个人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