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永叔书事

诏书初捧下西厢,重棘连催暮钥忙。
绿绣珥貂留帝诏,紫衣铺案拜宸香。
卷如骤雨收声急,笔似飞泉落势长。
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呈永叔书事》是宋代诗人王珪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诏书初捧下西厢,重棘连催暮钥忙。
    绿绣珥貂留帝诏,紫衣铺案拜宸香。
    卷如骤雨收声急,笔似飞泉落势长。
    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
  2. 诗歌翻译:《呈永叔书事》的诗意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宠与自身地位变化的感慨。诗中“诏书初捧下”指皇帝的诏书刚刚被捧到,而“重棘连催暮钥忙”则形容了当时宫廷的繁忙场景,以及自己不得不匆忙准备迎接皇帝的情境。诗人通过使用“绿绣珥貂”和“紫衣铺案”等意象,描绘了自己在朝廷中的荣耀与忙碌状态。“卷如骤雨收声急,笔似飞泉落势长”则是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写作时笔力遒劲、气势磅礴的场面。诗末“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和现在地位变化的感受,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3. 诗歌鉴赏:《呈永叔书事》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复杂而细腻,既有对权力斗争的无奈和辛酸,也有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北宋时期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当时的宋朝正处于政治动荡和改革的关键阶段,宫廷内部的权谋斗争十分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珪作为一位文人,其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个体的命运波折。通过研究《呈永叔书事》,不仅可以领略宋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更加贴近那个时代的历史脉络和社会现实。

《呈永叔书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更是一幅反映时代风貌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