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真庭结宝坛,中涵元象本无言。
三山波涌楼台近,北极星环剑佩尊。
岁入飞宫初在丑,神移列驭直从坤。
妖氛自逐灵旂卷,瑞谷常登御廪蕃。
晓日破红浮斗栱,夕云凝紫护周垣。
龙随御笔栖碑首,鹤带仙书语洞门。
天马应歌来仗卫,岳祗联职听朝昏。
传闻词客新吟苦,玉案才承上帝恩。
依韵和王宣徽奉安中太乙神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依韵和王宣徽奉安中太乙神像》是北宋文学家苏辙的一首诗,属于“古风”类的作品。此诗作于宋元丰二年(1079年),作者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贬谪,被降职为汝州团练副使。此时,苏轼也被贬到黄州,他们两人在黄州相聚,相互唱和,彼此慰藉。此诗便是与苏轼唱和之作。
诗中表达了苏辙对于中太乙神像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愁。全诗如下:
中太乙君,何神之精也?
自言生于天地间。
上为日御,下为河伯,
其德惟哲,无有敌者。
吾闻之,天之阴晴,
人之祸福,非神之所为也。
吾将问于君,
孰为中太乙之神乎?
君曰:“予,我之身也。”
予谓:“中太乙之身,何物哉?”
曰:“我之身,犹木石也。”
曰:“中太乙之身,何以异乎?”
曰:“予之身有形,中太乙之神无形。”
吾请以形观之,
视之于目,听之于耳;
视之于目,则见矣;
听之于耳,则闻矣。
形与声,终非中太乙之神。
夫神者,何物耶?
吾欲问之,而君不可得见。
吾欲穷之,而道未可穷。
故吾以形求之,而不得也;
故吾以声求之,而亦不得也。
吾欲以理求之,而不可得也。
然则中太乙之神,安在哉?
吾欲问于君,而不可问也。
吾欲穷之,而不可穷也。
故曰:“中太乙之神,其存乎人者也。”
吾闻之,中太乙之神不与万物同体;
吾闻之,中太乙之神不与万物异形。
今吾见中太乙之神,其存乎人也。
故吾知中太乙之神,不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