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修觉山绝胜亭

古寺幽岩万木稠,蜀川一览尽西州。
依微远树低平野,散漫清江吐乱洲。
老眼乍明疑岘首,归心忽动忆槎头。
当年风物悲游子,子美应同故国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题修觉山绝胜亭》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作品

王之望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微妙波动。在鉴赏这首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分析:首先,从内容上来看,诗中描绘了蜀中山川的壮丽景色,如“十寺幽岩万木稠”展现了群山环绕、林木茂密的宁静景象,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满足;“蜀川一览尽西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王之望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歌不仅具有画面感,还富含哲理。例如,将远处的树木比作“依微远树低平野”,将江水比喻为“散漫清江吐乱洲”,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此外,诗人通过对老眼乍明、归心忽动等情感的描述,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历史价值上看,王之望的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在自然美景中获得的心灵慰藉。

《留题修觉山绝胜亭》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