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杂咏 葡萄

珠帐临檐挂,龙须满架抽。
也知堪酿酒,不要博凉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院杂咏·葡萄》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歌原文
    珠帐临檐挂,龙须满架抽。
    也知堪酿酒,不要博凉州。

  2. 诗歌翻译
    珠帐临檐挂,龙须满架抽。
    也知道可以用来酿酒,但没有必要去追求凉州的名声。

  3. 诗词解析

  • 珠帐临檐挂:形容葡萄串晶莹剔透,挂在屋檐上,如同珍珠般闪耀。
  • 龙须满架抽:用“龙须”来形容葡萄藤上的藤条细长而坚韧,仿佛龙的胡须,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也知堪酿酒:表明葡萄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用来酿酒,展示了葡萄的实用性。
  • 不要博凉州:这里的“凉州”可能指的是凉州美酒,意指虽然葡萄可以酿酒,但不必过分追求凉州酒的美誉,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1.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时代背景:宋代是我国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看法。王十朋作为当时的一位杰出诗人,其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
  1. 诗词鉴赏
  • 这首诗通过对葡萄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葡萄的美丽和葡萄带来的愉悦。
  • 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葡萄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王十朋的《书院杂咏·葡萄》不仅是一首描写葡萄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生活哲理的作品。它通过葡萄这一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阅读这首诗都将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