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其一

独对寒灯客梦孤,数声征雁下平芜。
古今多少难言事,笑指梅花解语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坐其一》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对这首诗作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介绍:《夜坐其一》的作者是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又更名巩祚,浙江仁和人。他是道光九年进士,曾担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等职,后因不满清朝的统治而辞官归乡。他的生平和思想对晚清时期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博学多才,诗文俱佳,尤其擅长经世之学,并深受天台宗的影响。他的创作不仅展现了个人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知识分子的觉醒。

  2. 诗歌原文:《夜坐其一》原文如下:“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平生不蓄湘累问,唤出姮娥诗与听。”这首诗共八句,每句均为七言,整体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诗中的意象丰富,包括春夜、青冥、画屏、山峰、雷声等,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3.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是龚自珍个人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品,也是研究清代诗歌发展史的珍贵资料。它体现了龚自珍对于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压抑现象的批评和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艺术手法上,龚自珍采用了传统的律诗形式,但并不拘泥于形式,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得整首诗歌既符合格律,又具有个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学的特色和风格。

《夜坐其一》是龚自珍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反映其内心世界和社会理想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声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