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腊雪连春雪

腊雪连春雪,商民舞且歌。
数年求不得,一尺未为多。
试法烹茶鼎,资吟落钓蓑。
登楼应更好,丹水是银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腊雪连春雪》是北宋诗人王禹偁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及其艺术特色,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才华与情感,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乐观精神。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是王禹偁在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8年)至庆历年间所作。当时正值商州遭受旱灾,百姓苦于无雨,而诗人却恰逢此际,目睹了罕见的瑞雪。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灾害的描绘,更是对人民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精神的赞颂。

从艺术特色来看,王禹偁的这首《赋得腊雪连春雪》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 情景交融:《赋得腊雪连春雪》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相结合,通过对腊雪与春雪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首联“腊雪连春雪,商民舞且歌”便直接点明了主题,既展现了冬日雪景的美丽,又表达了商州人民的喜悦心情。
  • 语言朴实:王禹偁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口语色彩。这在《赋得腊雪连春雪》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诗句如“数年求不得,一尺未为多”等,虽言简意赅,却能深刻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与思考。
  • 寓意深远: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赞美自然现象,诗人间接批评了当时社会的不正之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赋得腊雪连春雪》不仅是王禹偁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宋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