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绝百花惭,花中合面南。
赋诗情莫倦,中酒病先甘。
国色浑无对,天香亦不堪。
遮须施锦障,戴好上瑶簪。
苞拆深擎露,枝拖翠出蓝。
半倾留粉蝶,微亚摘宜男。
邻妓临妆妒,胡蜂得蕊贪。
忽翻晴吹动,浓睡晚烟含。
话别年经一,相逢月又三。
遣吾挦白发,为尔换新衫。
池馆邀宾看,衙庭放吏参。
仙娥喧道院,魔女逼禅庵。
乱折窠难惜,分题韵更探。
歌欢殊未厌,零落痛曾谙。
谷雨供汤沐,黄鹂助笑谈。
颜生如见此,未免也醺酣。
牡丹十六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牡丹十六韵是王禹偁的一首作品。
王禹偁,字元之,号小坡,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诗文闻名于世。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在众多的诗作中,《牡丹十六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花的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与友人共赏的愉悦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歌的内容:
诗歌原文
艳绝百花惭,花中合面南。
赋诗情莫倦,中酒病先甘。
国色浑无对,天香亦不堪。
遮须施锦障,戴好上瑶簪。
苞拆深擎露,枝拖翠出蓝。
半倾留粉蝶,微亚摘宜男。
邻妓临妆妒,胡蜂得蕊贪。
忽翻晴吹动,浓睡晚烟含。
话别年经一,相逢月又三。
遣吾撏白发,为尔换新衫。
池馆邀宾看,衙庭放吏参。
仙娥喧道院,魔女逼禅庵。
乱折窠难惜,分题韵更探。
歌欢殊未厌,零落痛曾谙。
谷雨供汤沐,黄鹂助笑谈。
颜生如见此,未免也醺酣。内容解读
- 牡丹之美:诗歌开篇即以“艳绝百花惭”形容牡丹的美丽,使其在众多花卉中独树一帜,难以比拟。接着以“花中合面南”进一步强调牡丹的高贵与独特性。
- 文人雅兴:“赋诗情莫倦”,表达了作者面对如此美景,不禁兴起创作之意,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感深度。同时通过“中酒病先甘”,揭示了牡丹之美足以让人陶醉,甚至影响了人的健康状况。
- 社会交往:诗中多次提到与朋友共赏牡丹的场景,如“池馆邀宾看,衙庭放吏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交习惯。
- 自然与人为:通过描写牡丹与蜜蜂、蝴蝶、仙女等自然元素的互动,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艺术特点
- 意象丰富:诗歌运用丰富的意象,如“锦障”、“瑶簪”、“粉蝶”等,生动地描绘了牡丹花的形象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 语言优美:王禹偁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用简洁明了的文字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境。
- 情景交融:诗中的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使得整首作品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情感的共鸣。
通过对《牡丹十六韵》的分析可以看出,王禹偁不仅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牡丹的外在美,更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这首诗不仅是王禹偁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宋代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