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刑部韩员外同年致仕归华山

抗表辞乌府,归山鬓未秋。
朝簪还獬豸,尘世谢蜉蝣。
拂袖人生事,县车帝命优。
名光新日历,官占好词头。
应宿郎曹美,寻仙物景幽。
绣衣移蕙带,骢马换耕牛。
对枕莲峰翠,当门瀑布流。
妻闲栽药草,儿戏杂猿猴。
买竹凭牙板,疏泉湿鹿裘。
四推离督责,三院肯淹留。
接武陶贞白,差肩许远游。
十洲如得侣,万户任封侯。
脱洒因君去,龙钟使我羞。
迁莺情最洽,化鹤术难求。
掌诰无文彩,谋身足悔尤。
紫垣频忝窃,白发合归休。
应琏叨三入,张衡志四愁。
亦期婚嫁毕,攘袂逐浮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刑部韩员外同年致仕归华山》是一首宋代诗词,由王禹偁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福和对其人生选择的敬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
    抗表辞乌府,归山鬓未秋。
    朝簪还獬豸,尘世谢蜉蝣。
    拂袖人生意,县车帝命优。
    名光新日历,官占好词头。

  2. 诗词鉴赏

  • 抗表辞乌府:这句描述了韩员外在官场上表现出的忠诚和正直,通过“抗表”一词,展现了其不屈不挠、敢于抗争的精神。
  • 归山鬓未秋:描绘了韩员外归隐之后的心境,即虽然年事已高,但志向未改,仍怀有壮志,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 朝簪还獬豸:这里的“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正义与威严。韩员外将朝簪还给獬豸,意味着其放下了世俗的权力和责任,选择了一条更为纯粹的道路。
  • 拂袖人生意:表达了韩员外在面对人生琐事时的态度,他选择放下世俗纷扰,以洒脱的姿态应对人生。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也展现了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 县车帝命优:这句话反映了韩员外的官职显赫,皇帝的命令优待。这不仅说明了他在官场的地位,也暗示了他对于权力的态度——他选择了一种更加超脱的方式,享受着这份荣耀。
  • 名光新日历:这里的“名光”可能指的是名声和荣耀,而“新日历”则暗示着他的新生活即将开始,充满了新的希望和期待。
  • 官占好词头:这句话可能是在比喻韩员外的政治生涯如同好的开头,预示着他将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期望。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作于王禹偁任监察御史期间,当时他是朝廷的监察官员,负责监督百官的行为。然而,由于他直言进谏,得罪了一些权贵,最终被贬为滁州知州。这段经历使他有了深刻的感悟。
  • 在仕途中,王禹偁经历了从辉煌到低谷的转变。他曾因为直言进谏而受到打压,甚至被贬谪到滁州。这段经历让王禹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官场的复杂和人心的险恶,也让他更加珍视内心的宁静和简朴的生活。
  • 在被贬期间,王禹偁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也揭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些诗作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文学价值
  • 思想性:《送刑部韩员外同年致仕归华山》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水的诗作,更蕴含了深厚的思想内涵。它通过对韩员外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这种思想性不仅体现在诗歌的主题上,也体现在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
  • 艺术性: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巧妙的构思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时,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力也非常强,无论是意境营造、意象刻画还是情感抒发,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1. 文化影响
  • 传承价值:这首诗作为宋代诗词的一部分,承载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历史信息。它不仅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也为了解宋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它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珍品之一,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 教育意义:这首诗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对于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时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这种精神财富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送刑部韩员外同年致仕归华山》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在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化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地位。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智慧、情感和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