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侯之任同州

丈夫贵自奋,何必恃贻谋。
当年功不立,古人重为忧。
太师忠顺公,没世有馀休。
令子一何贤,耻随资荫流。
碌碌奉朝请,帝恩何以酬。
郁郁不快意,上章闻冕旒。
愿为循良吏,未甘恩泽侯。
天子嘉乃诚,锡命莅同州。
同州古三辅,北望雄且优。
诏条得以布,民瘼得以求。
勿谓绮纨子,当有襦裤讴。
诗云无忝尔,礼云必为裘。
去去继旄节,免作将门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陈侯之任同州》是宋代诗人王禹偁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文学特点:

  1. 诗歌原文和翻译
  • 原文:“丈夫贵自奋,何必恃贻谋。当年功不立,古人重为忧。太师忠顺公,没世有余休。令子一何贤,耻随资荫流。碌碌奉朝请,帝恩何以酬。郁郁不快意,上章闻冕旒。愿为循良吏,未甘恩泽侯。天子嘉乃诚,锡命莅同州。”
  • 译文:诗人以一位丈夫的口吻自喻,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于未能建立功勋的遗憾。他提到历史上的名臣,以此激励自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向上的精神追求,表达了渴望成为一位正直无私的官员的愿望。最后,诗人表达了感激之情,因为他的忠诚得到了天子的认可,让他有机会赴任同州。
  1. 作品背景和作者介绍
  • 背景: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貌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送陈侯之任同州》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品德、社会责任以及政治抱负的重视。
  • 作者:王禹偁,字元之,晚号小长道人,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与柳开、欧阳修等人齐名,被后世称为“宋之文章四大家”之一。他的诗风清新平易,深受杜甫、白居易的影响,其作品中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1. 文学手法和主题
  • 艺术手法:《送陈侯之任同州》在艺术上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诗人不仅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还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象。
  • 主题:诗歌的主题集中在表达对功名的看法和对于从政理想的追求上。通过对历史的引用和个人经历的叙述,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理想政治领袖的形象,即一个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官员。
  1. 文化价值和影响
  • 文化价值:王禹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其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王禹偁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影响了后世,尤其是对后世的诗文革新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影响:《送陈侯之任同州》作为王禹偁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的流传使得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同时也为研究宋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王禹偁的《送陈侯之任同州》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座反映宋代文人精神面貌的文化宝库。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关推荐